说起甘肃,很多人都会想到敦煌莫高窟、鸣沙山月牙泉,而很少有人知晓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。
纸张面世之前,古人用竹简与木牍作为“写本”,合称为“简牍”。甘肃被称为汉简之都,出土的汉简占全国总量的八成以上。甘肃汉简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,是研究两汉时期文化、外交、民族、民俗、邮驿交通、丝路贸易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。
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“简牍中国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甘肃,深入挖掘简牍故事。
探秘悬泉置穿越千年感受丝路繁华
悬泉置遗址。新华网韩笑摄
悬泉置位于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的三危山北麓,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驿站遗址于1987年首次发现;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;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迄今为止,是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、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机构。2014年,包括悬泉置遗址在内的“丝绸之路:长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网”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敦煌博物馆展出的悬泉汉简。新华网韩笑摄
据悉在这里出土简牍3.5万枚,其中有文字者2.3万枚,生动记录了丝绸之路上那些家国往事和文明互鉴,成为当代人解码丝绸之路的一扇窗口。
出土书信《元致子方书》是一名叫“元”的下级军吏写给他的朋友“子方”的一封信,是目前所知两汉地下出土物中保存最完整、字数最多的私人信件;简牍《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侯费用簿》是使团经过驿置记录的详细账目;出土国宝级文物《四时月令》是迄今为止保存下来最古老的月令,对如何伐木、狩猎、捕鱼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,被誉为中国目前保留下来最古老的一部“生态环境保护法”。
敦煌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荣红梅介绍,悬泉置简牍主要出土于马厩、灰棚和驿置长官的房间里处。这些简牍真实记载了2000年前丝绸之路的运营状况,也是证实丝绸之路长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网真实存在的依据。汉简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凸显了它的价值。
“冷门”不冷,“绝学”有继
“简牍学”概念伴随着甘肃简牍的发现而诞生,由于研究受众范围小,曾被称为“冷门绝学”。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“活起来”?如何实现简牍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承推广?以简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,简牍研究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探索。
近年来,读简班作为简牍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在多所高校获得发展,通过向同学们普及读简、写简知识,推动简牍文化传播。
西北师范大学读简班。新华网韩笑摄
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简牍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,2009年,该校成立关于西北汉简的读简班。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迎春表示,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效果非常好,读简中,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碰撞,也会有一些新的成果。
2021年9月,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共同开办“兰山论简”读简班,搭建协同育人平台,启动至今已举办了65期。
“兰山论简”读简班的同学临摹简牍。新华网韩笑摄
兰州大学文学院陈晓强教授表示,文学院在古文字学强基计划同学中间推广读简、写简效果很好,大家通过集中读简,了解了一个时代的生活,从而对简牍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吉光片羽,折射历史清晖。简牍是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它以最生动、最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,使人们清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如今,简牍学研究持续进步,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,让“冷门”不冷,“绝学”有继。
(来源 新华社)
X 关闭
-
正观新闻
2023-08-04
“冷门”不冷 “绝学”有继 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
-
每日经济新闻
2023-08-04
森泰股份:主营业务是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、新型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和应用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
-
北方网
2023-08-04
蓝天救援队:驰援受灾地区 守护津城安全
-
互联网
2023-08-04
幼稚园杀手真实照片(幼稚园杀手本人照片)
-
九江新闻网
2023-08-04
学“绘”防溺水 “童”心筑防线
-
红网
2023-08-04
衡阳县:“暑期小店长”尽享读书之乐
-
搜狐
2023-08-04
为什么需要12星座朋友?金牛提供高质感生活、射手带你闯荡世界?
-
潮新闻客户端
2023-08-04
晚潮|古越春秋:郑旦比西施逊色吗?
-
科技日报
2023-08-04
45.684亿岁!太阳系“老”了110万年
-
财中网
2023-08-04
数字货币板块异动拉升 拉卡拉涨超9%